MATERNAL & CHILD HEALTH
夏天一到,不少宝妈就陷入了“新生儿穿袜子”的纠结:看着宝宝光溜溜的小脚丫,总担心“脚心着凉会生病”;可摸着手心又汗津津的,怕穿了袜子反而捂出问题。其实,新生儿夏天穿袜子不是“非黑即白”的选择题,关键是结合宝宝的体质、环境温度和具体场景,找到“保暖不闷热、透气不受凉”的平衡。下面咱们就从科学角度聊聊,怎么判断宝宝该不该穿袜子,以及怎么穿才对。
一、新生儿夏天穿袜子的核心考量:温度与体质的平衡
很多宝妈觉得“夏天这么热,宝宝肯定不用穿袜子”,但忽略了新生儿的特殊体质。和成人相比,宝宝的体温调节系统还没发育成熟,这决定了他们既怕热也怕冷,脚部护理尤其需要“精细化”。
1.1 新生儿体温调节的特殊性:为什么脚部是“敏感区”
《美国儿科学会育儿指南》(第7版)明确提到:新生儿皮下脂肪层较薄,体表面积相对体重较大,热量散失速度比成人快3倍;同时,他们的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完善,末梢循环(手脚等离心脏远的部位)较差,容易出现“核心体温正常,但手脚冰凉”的情况。
脚部作为末梢循环的“末端”,一旦受凉,可能刺激血管收缩,影响全身血液循环,甚至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。但这并不意味着夏天必须时刻穿袜子——当环境温度适宜时,让宝宝脚部自然散热,反而有利于体温平衡。
1.2 夏天穿袜子的“误区”:别把“成人感受”套在宝宝身上
不少宝妈判断宝宝冷不冷,习惯“摸手脚”:“宝宝脚凉,肯定冷,快穿袜子!”其实这是误区。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张雪峰在《新生儿护理全攻略》中指出:新生儿手脚凉是正常生理现象,判断冷热的正确部位是“后颈”——后颈温热无汗,说明整体温度适宜;若后颈发烫出汗,即使脚凉也可能是穿多了。
二、穿与不穿的判断标准:告别“凭感觉”,学会科学观察
纠结“穿不穿”时,与其猜“宝宝冷不冷”,不如记住3个可操作的观察要点,宝妈在家就能轻松判断。
2.1 看室温:26℃是“分水岭”
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发布的《婴幼儿睡眠环境指南》建议:夏季新生儿适宜室温为26-28℃。当室温稳定在26℃以上,且没有穿堂风时,宝宝可以不穿袜子;若室温低于26℃(比如空调房),或室内有持续冷风直吹(比如风扇对着脚吹),建议穿上薄袜子保暖。
宝妈可以准备一个电子温度计,放在宝宝活动区域(比如婴儿床旁),实时监测温度,比“凭体感”更准确。
2.2 摸状态:后颈+脚趾“双检查”
正确的检查步骤:先摸后颈(确认整体体温),再摸脚趾(判断末梢循环)。
✅ 后颈温热、脚趾温暖略带凉:温度刚好,穿不穿袜子都可以(根据环境调整);
❄️ 后颈微凉、脚趾冰凉发白:需要穿袜子保暖,同时注意整体盖被是否足够;
相关推荐
相关词条
10
11
12
13
14
15
17
18
19
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