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TERNAL & CHILD HEALTH

10月坐月子适宜吗

当前位置: 【爱帝宫】深圳月子中心 > 月子资讯 > 坐月子>坐月子注意事项> 原创: 爱帝宫        时间:2025年09月11日    人气:6

10月坐月子,对很多宝妈来说像“开盲盒”——有人说秋高气爽恢复快,也有人担心温差大容易生病。其实,只要抓住季节特点科学护理,10月完全能坐个舒服又健康的月子


一、10月坐月子的气候优势,宝妈恢复“天然助力”


1. 温度湿度适宜,减少月子病风险


刚生完宝宝的妈妈常觉得燥热难耐,10月的天气恰好“踩在舒适区”。根据中国天气网数据,我国大部分地区10月平均气温在15-22℃,湿度保持在50%-60%,这种“不冷不热”的环境能避免夏天“汗流浃背”的尴尬,也不用像冬天那样裹成“粽子”,产后伤口(顺产侧切/剖腹产刀口)更易愈合,还能减少关节受凉引发的酸痛。


2. 空气流通好,降低感染几率


传统月子讲究“关门闭户”,但夏天闷热易滋生细菌,冬天开窗又怕着凉。10月可以每天开窗通风2-3次(每次20分钟),保持空气新鲜。北京协和医院产科主任马良坤在《产后康复全书》中提到:“产后居室每日通风能减少呼吸道感染风险,对宝宝和妈妈都重要。”


3. 秋季食材丰富,助力乳汁分泌


10月是“丰收季”,山药、南瓜、莲藕、鲈鱼等应季食材新鲜上市。这些食材富含膳食纤维和蛋白质,既能帮宝妈调理肠胃(缓解产后便秘),又能促进乳汁分泌。比如用新鲜山药炖排骨汤,口感清淡不油腻,很多宝妈反馈“喝了一周,堵奶情况都少了”。


二、10月坐月子的3个“隐形坑”,宝妈要避开


1. 昼夜温差大,别让“早晚温差”伤了身


10月白天可能穿薄长袖,到了晚上气温骤降5-8℃,夜间频繁起夜喂奶的妈妈最容易着凉。建议准备“分层穿搭”:内层穿纯棉哺乳衣,中层搭一件针织马甲,喂奶时脱马甲不冷,喂完穿上刚好。


2. 空气干燥,小心“秋燥”引发不适


秋季干燥,宝妈常觉得口干舌燥、皮肤紧绷,宝宝也容易出现红屁屁。可以在卧室放加湿器(湿度保持55%左右),每天喝3000ml温水(分多次喝,别一次性灌),皮肤护理选无添加的孕产妇专用保湿霜”。


3. 流感季来临,做好“全家防护”


10月底开始进入流感高发期,宝宝抵抗力弱,宝妈产后免疫力也低。建议家人少带外人来探望,回家先洗手换衣再抱宝宝;宝妈和宝宝都别去人群密集的地方;家里备上儿童专用体温计和退热贴,发现异常及时就医。


三、10月坐月子实操指南,每天这样做更舒服


1. 饮食:“清补+润燥”结合,告别“大补发胖”


早餐:小米山药粥+蒸南瓜(养胃不胀气)

午餐:清蒸鲈鱼+清炒时蔬+杂粮饭(蛋白质+膳食纤维)

加餐:银耳百合汤(润燥)、蒸苹果(缓解便秘)

晚餐:莲藕排骨汤+蔬菜豆腐羹(清淡助睡眠)

注意:别喝太多油腻的猪脚汤,容易堵奶!可以换成鲈鱼汤、鸽子汤,营养师会根据宝妈体质调整菜单,比如易上火的宝妈会加麦冬、玉竹等食材。


2. 起居:每天20分钟“温和活动”,恢复更快


产后第2周开始,天气好时可以在阳台散步(穿防滑鞋),每天1-2次,每次10-15分钟,促进恶露排出。但别累着,以“不喘不累”为原则。产康师会教宝妈做“腹式呼吸”和“凯格尔运动”,帮助盆底肌恢复,很多妈妈说“出月子时肚子小了一圈”。


3. 情绪:别让“产后焦虑”趁虚而入


秋天日照变短,宝妈容易情绪低落。建议每天晒10分钟太阳(10-11点阳光温和),促进维生素D合成,还能让人心情变好。家人多帮忙带宝宝,让宝妈每天有1小时“独处时间”,听听歌、看看育儿书,或者和闺蜜视频聊聊,心情放松了,奶水也会更充足。


总的来说,10月坐月子“天时地利”,只要避开温差、干燥、流感这3个坑,做好饮食、起居、情绪管理,就能坐个舒服又健康的月子。如果有专业团队帮忙,更是事半功倍。毕竟,对宝妈来说,好好休息、开心恢复,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
在线咨询

咨询热线

了解套餐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