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TERNAL & CHILD HEALTH

产后放松操

当前位置: 【爱帝宫】深圳月子中心 > 月子资讯 > 产后修复>产后情绪> 原创: 爱帝宫        时间:2025年08月27日    人气:106

刚生完宝宝的你,是不是总觉得身体像“散了架”?夜里频繁起夜喂奶,白天还要处理宝宝的吃喝拉撒,肩颈酸痛、腰背僵硬成了常态,连深呼吸都觉得费力。其实,产后身体的恢复需要循序渐进的呵护,而简单的放松操就是帮你找回身体“掌控感”的好方法。它不用复杂的器械,也不用专门的场地,每天花10-15分钟,就能让紧绷的肌肉慢慢舒展,疲惫的身心悄悄放松。



一、产后为什么要做放松操?


很多宝妈觉得“产后就该躺着休息”,其实适度的放松运动比一直躺着更有利于恢复。孕期子宫增大让盆底肌、腹直肌受到牵拉,分娩时的用力又让肌肉处于紧张状态,加上产后长期抱娃、喂奶的姿势固定,很容易出现肌肉僵硬、血液循环不畅的问题。

我们见过太多宝妈因为忽视身体放松,导致肩背疼痛加重、情绪焦虑,甚至影响睡眠质量。而产后放松操通过温和的伸展和呼吸调节,能促进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紧张,还能刺激内啡肽分泌——这种“快乐激素”能帮你对抗产后情绪低落,让你在照顾宝宝的间隙,也能给自己“充充电”。


二、适合产后不同阶段的放松操


1. 产后1-2周:温和唤醒身体(适合顺产/剖腹产拆线后)


这个阶段身体还在排出恶露,伤口(顺产侧切或剖腹产刀口)也在愈合,动作要以“不增加腹压、不牵扯伤口”为原则,重点是唤醒身体感知,缓解水肿和僵硬。

腹式呼吸练习:仰卧在床上,屈膝,双脚平放于床面,双手轻轻放在下腹部(避开剖腹产刀口)。闭上眼睛,用鼻子缓慢吸气,感受腹部像气球一样鼓起,双手被轻轻抬起;再用嘴巴缓慢呼气,腹部收紧,双手自然落下。每次5-8个呼吸,每天3次。这个动作能放松膈肌,改善产后呼吸浅短的问题。

颈部绕环放松:坐在床边或椅子上,背部挺直,肩膀放松。慢慢低头,下巴贴向胸口,再向右上方抬头,耳朵尽量靠近右肩,然后向后仰头(剖腹产宝妈注意幅度,避免牵扯伤口),最后向左上方抬头,耳朵靠近左肩,完成一个“绕环”。左右各做3次,缓解抱娃时的颈部僵硬。

踝泵运动:仰卧或坐姿,双腿伸直,勾脚尖(让脚尖朝向身体),保持3秒,再绷脚尖(让脚尖朝向远处),保持3秒,重复10次。这个动作能促进下肢血液循环,预防产后水肿和静脉血栓。


2. 产后3-4周:核心力量恢复(适合恶露减少、伤口基本愈合后)


随着恶露减少,身体开始进入“修复模式”,可以加入轻微的核心训练,增强腰腹肌肉支撑力,缓解抱娃时的腰背酸痛。

盆底肌收缩(凯格尔运动简化版):仰卧屈膝,想象“憋尿”的感觉,收紧阴道周围的肌肉,保持3秒,再放松5秒,重复10次。注意收缩时不要憋气,不要用腹部或大腿肌肉发力。这个动作能预防产后漏尿,越早练效果越好。

猫式伸展(改良版):跪姿,双手撑在床面,与肩同宽,双膝分开与髋同宽(膝盖下可垫毛巾)。吸气时抬头,腰部下沉,臀部微微翘起(像“伸懒腰”);呼气时含胸弓背,下巴贴向胸口,背部拱起像“猫咪弓背”。动作缓慢,重复5次,能放松腰背肌肉,改善产后腰酸。


3. 产后1个月以上:全身舒展放松(适合身体无明显不适、恶露干净后)


产后1个月后,身体逐渐适应了“妈妈”的角色,放松操可以加入全身伸展动作,缓解长期抱娃导致的肩背、手臂、腰部紧张,同时调节情绪。

婴儿式放松:跪姿,双膝分开与髋同宽,脚背贴地,身体向前弯曲,胸部尽量靠近膝盖,双臂向前伸展,额头贴地。保持5-10秒,感受背部和肩颈的拉伸。累的时候做一次,紧绷的身体会立刻放松下来。

靠墙站立伸展:后背贴墙站立,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双手自然下垂。吸气时双臂从身体两侧向上抬起,掌心相对,举过头顶;呼气时身体向左侧弯曲(膝盖微屈,不要锁死),右手尽量向上伸展,感受右侧腰腹和手臂的拉伸,保持3秒,换另一侧。左右各3次,改善久坐导致的腰背僵硬。

抱娃时的“偷偷放松”:抱着宝宝喂奶或哄睡时,不要一直低头盯着宝宝(容易颈椎酸痛),可以微微抬头,下巴内收,肩膀向后打开,同时双脚分开与肩同宽,重心轮流放在左右腿上,悄悄活动脚踝(勾脚、绷脚),利用碎片化时间放松身体。


三、练习时一定要注意的“3个不”


产后身体敏感,放松操虽然温和,但也要避开“雷区”,才能真正达到“放松”效果:

不盲目跟风“网红动作”:有些宝妈看到网上的“产后瘦肚子操”就跟着做,比如卷腹、平板支撑,其实产后6周内腹直肌分离还没恢复,这类增加腹压的动作可能加重分离,6周内避免任何“让肚子用力”的动作。

不忽视身体“疼痛信号”:练习时如果出现伤口刺痛、阴道出血增多、头晕心慌,一定要立刻停止,休息观察。每个人的恢复速度不同,不要和其他宝妈比进度,“自己舒服”才是第一位。

不憋气、不屏气:很多宝妈练动作时会不自觉憋气,其实呼吸是放松的关键。记住“吸气时伸展,呼气时放松”,保持呼吸流畅,身体才能真正舒展。


四、让放松操“融入生活”的小技巧


宝妈们总说“没时间练”,其实放松操不用专门“挤时间”,可以和带娃日常结合起来:

宝宝午睡时“见缝插针”:宝宝睡1小时,你花10分钟练2-3个动作,剩下的时间也跟着休息,别想着“趁宝宝睡了赶紧做家务”,你的身体恢复好了,才能更有精力照顾宝宝。

拉上家人一起“互动放松”:让老公帮忙带娃10分钟,你专心练习;或者宝宝醒着时,把他放在旁边的婴儿床里,你做仰卧动作时和他对视、说话,宝宝看到妈妈的笑脸,也会更开心。

用“打卡”培养习惯:在手机备忘录里简单记录“今天练了腹式呼吸+婴儿式”,坚持一周后回头看,会很有成就感能坚持练习的宝妈,不仅身体恢复更快,情绪也更稳定。


写在最后:你值得被温柔对待


产后的你,总把注意力放在宝宝身上,却常常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顾的“新手妈妈”。放松操不只是一套动作,更是给你一个“暂停”的信号——停下来,感受自己的身体,给疲惫的肌肉一点温柔,给紧绷的情绪一点空间。

“产后恢复不是‘任务’,而是一场和自己身体的和解。”每天10分钟,从简单的呼吸开始,你会发现,身体慢慢找回了力量,心情也跟着轻盈起来。毕竟,只有妈妈舒服了,才能更有能量拥抱那个小小的“TA”呀。